TOP

周颖昕: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解决时代提出的新问题
2019-01-24 16:00:4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浏览:

   

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显著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只有2.9%左右,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40年来中国7.4亿人口摆脱贫困,贫困发生率下降94.4个百分点。中国的良好发展事实,吸引了众多发展中国家将中国作为研究与借鉴的对象。

习近平外交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内涵、实践方法,是理解与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条件和步骤。

2018年6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强调,对外工作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打造更加完善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有利条件、作出应有贡献。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体现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干之一,包含了外交工作与党的领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和平发展道路、全球治理体系、发展利益等重要领域的内容,是实践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重要任务,一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二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特点,具体来说就是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针对不同外交对象,建构适宜的外交关系。

新型国际关系以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为核心,其中主要大国之间的新型关系是关键。它是相对于传统的,以及其他国家提出的相关国际关系理论提出的,主张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开展全方位的外交实践,让中国的改革发展成果造福全人类,让中国在国际上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的外交理论。主要内容包括:在全球层面上,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大国之间,努力形成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关系;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原则,与周边国家相处;对待发展中国家,要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发展关系;另外,还需要认真维护与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合作,发挥人大、政协、军队、地方人民团体的对外交往的作用。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仪是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的,随着中国同世界各国友好合作的深化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支持和赞同,并逐渐转化为实践行动。其主要内容是以共同价值为基础,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为手段,以全球伙伴关系为纽带,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以开放的姿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追求人类共同可持续发展的“天下大同”世界。

从容应对外部环境增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

目前,世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还未完成,南北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作为全球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的国际贸易增速大幅放缓,贸易保护主义随之抬头。2012年以来,全球贸易增速连续四年低于世界经济增速,2015年增速为3%,与1990年至危机前年平均7%增速相比有很大差距。

同时,国际直接投资增长缓慢,全球债务呈持续积累。其他可预见的挑战还有很多,比如世界经济回暖的基础还不稳固,逆全球化趋势和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倾向抬头,支持国际贸易高速增长的长期因素还没有形成,美国财政货币政策对世界经济将有较大的负面溢出效应等。美国总统特朗普奉行“美国第一”原则,重视现实利益,不信任多边合作。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日趋加剧,前景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突出。

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显著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只有2.9%左右,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40年来中国7.4亿人口摆脱贫困,贫困发生率下降94.4个百分点。中国的良好发展事实,吸引了众多发展中国家将中国作为研究与借鉴的对象。

中国已与全球67个国家、5个地区或组织建立了72对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中国对国际投资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的新增数量,仅在2018年前8个月就超过了2017年的全年数据。而2017年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额,已跃居世界第二。中国并没有陶醉于已有外交成就,对于中国自身的定位,十九大报告也明确,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以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新时代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导下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中国共产党人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成果,是运用普遍联系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待与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而产生的,既保有谦虚的态度,也不忘竞争意识,是要从国际国内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创造中国的发展条件,把握发展主动权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是既呼应历史,又对应当代中国提出的外交问题而产生的,既关注到国内发展,也关注着外部环境,是以获得光明发展前景为目标的中国道路的实践探索。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开放型的和平发展将更具世界意义,中国道路将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提供新的选择。习近平外交思想中包含“十个坚持”,这是开展所有对外工作的指导思想与遵循原则,具体到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实践活动。

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对外工作,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对外工作。党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基础上,通过对国际形势基本特征和演变趋势的把握,通过战略谋划和综合运筹,创造对中国发展和实现民族复兴有利的环境。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历史使命之一,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推动外交工作为国内发展服务,助力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将通过推动中国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通过深化自身实践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同世界各国分享。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一直在努力构建和平的国际秩序,今后无疑还将会是世界和平的维护者。

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发自中国,但发展的机会和效益属于世界。“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弘扬“丝路精神”,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开辟了共同发展的新道路。自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从落实倡议的行动成果中可以看到,截止到2018年8月,中国已同10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18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为沿线国家提供的最明显的收益就是,截止到2018年6月,创造了近20.1亿美元的税收,以及24.4万个就业岗位。“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为中国推进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的进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是中国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基本路径,“一带一路”建设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型方式。

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世界各民族各国家,共同把地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在建设过程中,追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让各民族各国人民远离恐惧、贫困、封闭、污染等恶劣环境,享有安全、繁荣、开放、美丽的生活。共同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依靠锲而不舍的努力,不仅需要中国人民的努力,还需要各国人民普遍参与,汇聚各方的智慧和力量。

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随着人类所掌握的知识不断增长和治理能力的逐渐提高,全球治理和国家治理互动呈现出统一性的倾向。国际社会对全球治理的需求在这个时代愈加强烈,全球治理日益成为对外工作的前沿和关键问题。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中国在客观上已成为参与全球治理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提出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实现内部发展与世界发展的有机协调,是为了维护人类共同利益,坚持互利共赢。中国将以国内治理为依托,增加本国对世界秩序的正面影响,负责任的国家治理和伙伴型的全球治理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治理模式。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经济评论》编辑部)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张盛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论述的丰富内涵 下一篇刘庆柱:历史紧密服务于国家发展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