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马玉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显著优势中的辩证关系
2020-06-22 08:50:56 来源: 浏览: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要运用辩证思维。坚持党的领导地位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提高生产效率与促进社会公平、“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坚持独立自主与扩大对外开放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深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显著优势的几个基本辩证关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坚持党的领导地位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辩证关系

我们能够形成基本经济制度的显著优势,首先是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探索和建构是党的领导与群众智慧相结合的成果。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组成内容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并没有“先例”可循。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我们探索基本经济制度主要按照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的思路去探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过于强调公有制,走向了“一大二公”,再比如按劳分配中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等。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突破口,开启了经济制度探索的新历程。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将“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相结合,及时将群众实践经验和智慧转化提升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人民性和科学性的结合中创造性地建构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优势的展现和效能的转化是党的领导与群众力量相互促进的集中体现。探索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过程也是展现这一制度优势、发挥这一制度效能的过程。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余年来,2018年我国GDP总量超过90万亿元,相比1978年均增长率9.4%,按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3.6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占全球份额的16.7%,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17年底,私营企业的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了6500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超过了60%,撑起了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中国“当惊世界殊”的巨大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党的领导,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

坚持党的领导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指明了方向,又提供了政治保证;而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则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提供了实践主体和智慧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强调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将党的领导与群众力量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将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将党的正确主张转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一方面充分发挥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党的领导制度优势和群众主体力量优势,将这两种优势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前列,突显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价值。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提高生产效率与促进社会公平的辩证关系

如何既能做大“蛋糕”,又能分好“蛋糕”是一个社会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我们党领导中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始终探索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不断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展现了满足生产力发展需求的适应性,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理论品格和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我们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始终重视效率性与公平性的统一,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理想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将共享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和价值归宿,提出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强调共建共享机制,体现了我们党对效率和公平关系的科学认识和深刻把握。我们党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着重强调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并针对性指出要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实践表明,新中国成立79年来,我们党在探索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上,取得显著成就。按不变价计算,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52年增长175倍,年均增长8.1%;其中,1979—2018年年均增长9.4%,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18%左右。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共同富裕的思想,通过一系列的政治设计、制度安排和政策制定,不断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其中,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228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24.3倍;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4%,降低35.5个百分点。尤其是在扶贫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按照2010年标准,1978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7.7亿人,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97.5%,2018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至1660万人。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农村从普遍贫困走向整体消灭绝对贫困,成为首个实现联合国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减贫贡献超过70%。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辩证关系

如何把握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西方发达国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没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对政府和市场辩证关系的认识上不断深入,从最开始的排斥市场机制到把市场作为计划经济的辅助手段,提出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五大以后提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直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其显著制度优势就在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这一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基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进行整合,不仅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而且彻底冲破了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进行挂钩的思想障碍。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由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决定的,而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则是由政府作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决定的。政府职能的发挥有助于避免“市场失灵”带来的风险,同时政府主导的再分配政策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不可或缺的手段,有助于避免收入差距扩大的弊端和社会两极分化的恶果,从而有助于维持社会长期稳定、经济长期发展、人民幸福安康。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坚持独立自主与扩大对外开放的辩证关系

坚持独立自主以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坚持扩大开放以推动世界共同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彰显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独立性与合作性的统一,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助于为国内发展提供基本环境条件,也有助于用好国内外的资源实现自身发展,而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本身意味着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有助于增强世界的和平发展。这种辩证关系充分体现了中国在融入世界发展自身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贡献的显著优势。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外部条件。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坚定不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营造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外部条件的同时,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有着丰富的内涵,一方面,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另一方面强调为世界谋大同,中国共产党人有些自觉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从屹立东方到富起来,从改革开放到强起来,中国在世界上国际地位的变化在改变着中国与整个世界之间的互动关系。1950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仅为11.3亿美元。201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6万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223倍,连续两年居世界首位。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再到共建“一带一路”,中华民族以独立自主的勇气和信心迎来了新的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得到16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以WTO改革为代表的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贡献了中国智慧,展现了大国担当。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不仅保持了自身的独立性,而且为世界谋大同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通过建构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等等,妥善解决了坚持独立自主与扩大对外开放之间的关系,并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崭新的现代了路径,作为文明型国家的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简新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向更高水平 下一篇杨威:践行初心使命 在“三个大考”中奋勇前行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